克羅地亞加入歐元區 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華社法蘭克福1月1日電(國際觀察)克羅地亞加入歐元區 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華社記者單瑋怡 李學軍
1月1日,克羅地亞同時加入歐元區和申根區,成為歐元區第20個成員國和申根區第27個成員國。分析人士指出,加入歐元區有望給克羅地亞帶來經濟利好和金融穩定,但克羅地亞經濟同時面臨著物價波動和增速下滑等挑戰。
歐元區8年來首迎新成員
克羅地亞人口約400萬,是自2015年以來首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歐盟委員會在2022年12月30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克羅地亞的加入意味著歐元區國家增至20個、人口擴大至3.47億,這對于歐元區、申根區具有重要意義,是歐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接受克羅地亞通訊社采訪時表示,克羅地亞加入歐元區和申根區將吸引投資,創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助力克羅地亞發展成歐洲可再生能源中心。這不僅對克羅地亞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歐盟強大和團結的證明。
歐洲中央銀行2022年7月發布公告說,歐盟理事會正式批準克羅地亞于2023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屆時歐元對克羅地亞庫納匯率將為1比7.5345。
利好效應可期
克羅地亞位于歐洲中南部。數據顯示,2021年克羅地亞經濟增長率超10%,是目前歐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達到歐盟平均水平的70%。
克羅地亞一些官員和學者指出,對克羅地亞來說,加入歐元區既能使商品和服務流通更便捷,促進旅游業發展,保障金融安全,還能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克羅地亞財政部長馬爾科·普里莫拉茨說,克羅地亞的經濟已“歐元化”,超過70%的儲蓄存款以歐元計價,房地產、汽車等價格長期以歐元定價。如今,歐元將成為克羅地亞經濟的穩定之錨,抵御金融市場外部沖擊,改善投資環境。
克羅地亞政治分析人士達沃爾·蓋內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克羅地亞加入歐元區將給民眾帶來經濟實惠和更強的心理認同,一方面將促進商品和服務快捷流通,吸引更多歐盟游客訪問克羅地亞,另一方面歐元作為官方流通貨幣將有助于金融穩定和降低利率水平。
旅游業是克羅地亞經濟的重要支柱。2022年,克羅地亞旅游業逐漸擺脫疫情影響,前8個月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已突破2019年接待游客總數的90%。同時,疫情暴發以來歐洲短距離旅游逐漸受到歡迎,克羅地亞加入申根區和啟用歐元有望繼續推動這個趨勢。
增長挑戰猶存
對克羅地亞而言,加入歐元區意味著經濟前行的希望,但克羅地亞經濟也面臨貨幣調整期物價上漲、經濟增長放緩等挑戰,以及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長期缺乏等制約因素。
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歐洲晴雨表調查顯示,55%的克羅地亞人贊成采用歐元,但僅三成民眾認為國家已做好更換貨幣的準備。此外,約81%的克羅地亞人擔心貨幣調整期將帶來價格上漲。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經濟學教授柳博·尤爾契奇告訴記者,克羅地亞民眾已習慣使用歐元,貨幣調整期不會冗長復雜,但其間的價格上漲必須受到控制。
去年11月,克羅地亞通脹率達13.5%,比同期歐元區通脹率高3.5個百分點。經濟學家擔心,如果貨幣調整期間物價持續上漲,通脹形勢將更難應對。
尤爾契奇還表示,雖然形式上已符合加入歐元區標準,克羅地亞實際經濟發展水平距離歐元區平均水平還有差距。
維也納比較經濟研究所認為,克羅地亞是歐盟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部分行業面臨人才流失和勞動力短缺問題。
身處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歐洲通脹高企、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大環境中,加之內需減弱、出口疲軟,克羅地亞2023年經濟增速不被看好。
據歐盟委員會2022年秋季經濟預測報告,2023年克羅地亞經濟增速將大幅下降至1.0%,而該國2021年經濟增長率超10%,2022年預測增速為6.0%,擺在克羅地亞面前的經濟形勢可謂嚴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