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物志丨岱廟扶桑石
□段國妍
在岱廟天貺殿前小露臺上,佇立著一塊玲瓏石,石頭凹凸有致,上有很多空洞,石頭下部有明嘉靖年間山東巡撫沈應龍題刻的“扶桑石”三個字。石頭中間由于人的觸摸,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包漿,光滑可鑒。
扶桑是神話中的樹木。上古神話《山海經·海外東經》講:“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說文》也提及:“扶桑,神木,日所出也。”后來,扶桑又被用來表示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相傳,中國高僧慧深和尚為了尋找日出的地方,游歷扶桑國,在海上遇到臺風,幸虧有靈石護佑,方平安返航。后來他將幾塊石頭獻給了梁武帝,人們便把從東方扶桑國運來的石頭叫扶桑石了。至于岱廟內的這塊玲瓏石是否就是當年慧深和尚帶回的“靈石”,今天已無從考證,但自明代中期開始,圍繞扶桑石形成的一個“摸福”游戲,卻在民間廣泛流傳了下來——參與游戲者蒙住雙眼,以扶桑石北側的凹洞為起點,圍著它左轉三圈、右轉三圈,然后閉著眼向前走,去摸與扶桑石正對的柏樹,能準確摸到者,就能得到泰山神的賜福。由于“樹”和“福”是諧音,所以“摸樹”就意味著“摸福”。由于蒙著眼繞石頭左轉三圈、右轉三圈難免頭昏腦脹、不辨方向,所以老百姓又稱扶桑石為“迷糊石”。千百年來,人們把扶桑石當成了幸福的象征,很多來岱廟游玩的市民、游客都會上前摸摸扶桑石,以求平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