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政協委員故事】趙利:青云湖邊的“生命守護神”
36年如一日,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水上救援,成功救起16名落水者;他組織成立公益救援中心,積極參與水上救援任務;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青云湖邊的“生命守護神”,被評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山東好人”、山東省“最美志愿者”,他就是新泰市政協委員、同舟公益救援服務中心主任趙利。
36年、13000多個日夜,他不畏艱險,一次次挺身而出,為溺水的人挽回生命。是他的堅定信念、無私奉獻,不顧安危、舍己為人,才能讓許多面臨破碎的家庭幸福起航。義務參與打撈溺亡者40余人次,15次參加水上搜尋救援行動……青云湖畔、汶水之濱,每當出現落水事件,幾乎都會有趙利的身影。自17歲起,受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趙利憑借良好的水性,在青云湖邊做起了義務救人的公益事業。
2020年8月,趙利組織一批水性好的愛心人士,成立同舟公益救援中心,購置快艇、救生衣等器材,協助政府相關部門提供水上應急救援等服務,宣傳普及預防溺水知識和自救施救技能。中心成立以來,先后組織145項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總時長27000多個小時。
2021年7月,河南突發洪澇災害,趙利帶領9名志愿者、3臺大馬力沖鋒舟,備齊救援器材,星夜馳援河南新鄉抗洪救災第一線。面對危險困境,他們奮不顧身,連續奮戰,積極搶險救災,3天時間,共轉移被困群眾1000多人。當地人們感激不盡的話語、被救群眾臉上的笑容成為他們最大的慰藉。趙利帶領的同舟救援隊被評為“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愿服務組織”。
如今,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聯系到趙利,要求加入救援隊伍,想和他一起為公益事業奉獻力量。目前,來自各行各業的隊員人數已達200余人,先后協助查找142名意外走失兒童或年邁老人,幫助60多名走失人員與家人團聚。隊員張洪利表示,每一次救援都是自己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過程,幫助別人能讓自己快樂,有趙利隊長這樣的榜樣在,大家越干越有勁。
7月14日,樓德鎮苗莊有溺水人員,接到家屬的求助電話,趙利立即向各分隊下達應急救援任務,迅速從各地火速集結到事發地與家屬溝通。他與各分隊隊長進行現場勘察,成立快速應急救援工作組,將30余人分為三個救援組,每組相互交替流水作業。在失事水域進行地毯式搜索打撈,動用無人機、摩托艇,展開全方位救援。兩搜救援船船底劃破,在下游30公里處擱淺多次,船走不動就下水推船,擱淺時抬著船遠離淺灘區。情況緊急,刻不容緩。趙利帶領隊員克服重重困難,奮戰三天三夜,終于在事發地下游3公里處發現遇難者并打撈上岸,安撫家屬,又一次完成了搜救行動。
“現在我已經50多歲,總有一天我會救不動了。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規模化、專業化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趙利動情地說,“下一步,將繼續壯大救援隊伍,把更多有相同志向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將這份奉獻社會的精神傳承下去。”
疫情發生以來,趙利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人脈資源,多方協調,沖鋒在前,帶領同舟救援志愿者共同筑牢第一道防線。截至11月8日,共幫助60個單位消殺面積60余萬平方米,服務時長7000多小時。救援隊按照屬地化、就近化原則,各小組分別在駐地社區協助工作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充分彰顯了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一個個化身“大白”的“同舟橙”穿梭于社區、學校、派出所、高速路口等公共區域,煙霧彌漫的街道中逐漸模糊的背影,就如逆行而上的英雄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步丈量著愛的陣地,一天天重復著繁重而又辛苦的工作,但他們默默無聞、無怨無悔。
臨危救難踐初心,履險蹈危礪勇毅。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趙利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融入生活和工作的各個方面,腳踏實地地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讓人生之路閃耀著最美之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