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行動倡議丨聯合國官員: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成就在國際社會起帶頭作用
脫貧和綠色轉型方面的成就時表示,中國過去40年間使十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在綠色轉型方面,中國也一直占據著技術主導地位,不論是太陽能還是水力發電技術都處于領先地位。索爾海姆表示,中國政府注意到了治理污染和綠色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變,綠色發展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事項也為世界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中國問題專家、國際企業戰略家和作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博士分享了他對中國多方面成就的看法。他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扶貧作為首要工作,到2020年底,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談到中國的環境治理工作以及中國在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方面的平衡發展時,庫恩表示,習近平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環境問題列為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現如今在環境保護執行方面和過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對環境污染的懲罰措施還是處理問題的模式。
庫恩稱,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之間存在著自然的緊張關系,而中國政府在平衡這兩個因素時進行了有趣而富有成效的測試,比如生態補償機制,政府投資環境友好企業,不但幫助農村地區擺脫貧困也保護了環境,這樣的新概念推動了中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北京未來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吳昌華表示,脫碳目前已經是中國政府的重要議題和當務之急,為了確保中國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將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上日程,2021年至2025年間的一整套國家發展計劃將確保中國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這一系統性變革和過渡。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經濟研究生院教授恩里克·杜塞爾·彼得斯在特別節目中表示,世界各國可以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過去40到50年的經驗中學到很多東西,對于拉丁美洲以及墨西哥等國家來說,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至關重要的經驗。
彼得斯在談到“一帶一路”倡議時表示,中國通過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化進程的概念在國際間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中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投資已超過1720億美元,創造了近60萬個工作崗位,并且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對外投資中,有一半流向了非化石能源包括風能,還有太陽能、水力發電廠等,使它們成為各國重要的能源來源,這是《全球發展倡議》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并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的證明。彼得斯還以北京奧運會和冬奧會舉例說明了中國通過大型體育賽事推動清潔能源方面的實踐成果和國際表率作用。(央視記者 劉驍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