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寧陽:創新實干打好“工業強縣”攻堅戰
央廣網泰安12月6日消息(記者劉博倫)工業是強國之基、興國之要,堅定不移抓工業,始終是提振地方經濟硬實力、加快實現現代化的“不二法門”。今年以來,泰安市寧陽縣認真貫徹落實泰安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強化“產業寧陽”意識,堅持“不抓工業就是無效,不抓企業培植和項目建設就是無知,抓不好企業培植和項目建設就是無能”的“三無”要求,把新型工業化作為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著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集中精力做大做強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產業集群,全力提振工業經濟,一批批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
寧陽縣化工產業園(央廣網發 陳陽攝)
加強企業培植 助推產業創新升級
走進山東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個個智能機械臂上下翻飛,按照預設的程序忙碌著。每條生產線上只有2名工人,人均年產值卻翻了3倍。
這是該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活塞數控加工生產線,生產線將活塞加工的各個工序完美整合,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一個機器人可代替3個人操作,每年節約人員開支18萬元;通過對活塞毛坯進行不透孔識別,減少不合格毛坯對刀具的損壞;自動化程度高,定位準確,減少不良品的出現,廢品率降低0.5%;生產線控制系統可轉換為人工操作模式,生產線出現故障不能及時修復時,能實現手動操作。
小零件藏著高科技。山東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高強鋁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打破了國外多項技術壁壘,實現了高強鋁基活塞鍛造技術國產化。今年6月,山東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成功入選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名單。
以創新為突破口練就“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成為補鏈強鏈、促進技術創新以及推動建設新型工業化強縣的關鍵變量。為強化企業培育,寧陽縣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制定出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實施方案》,結合企業發展現狀及成長勢頭,按照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標準摸清底數,重點建設市級“專精特新”種子企業庫、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庫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庫。
“我們通過技術創新,為比亞迪汽車‘刀片電池’提供了自主研發的‘定制刀鞘’,2021年直接為企業增加了2億元的銷售額。”近日,在山東省寧陽經濟開發區的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志強向記者展示了國內首條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電池殼體生產線上量產的“定制電池殼”。
2020年,比亞迪推出超長電芯的單體“刀片電池”,對傳統電池包結構進行重塑,省去模組和結構件,單體電池像刀片一樣插入到電池包,被稱為“刀片電池”,電池的續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且有散熱快、安全性高的優點。電池性能得到提升,也得給電池裝上鋁制外殼,讓鋒利的“刀片”有好的“刀鞘”保護。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位于寧陽縣的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承擔起了做“刀鞘”的任務。
從生產線傳動方式選擇到高頻焊接速度及電流調試;從減速機與減速箱參數設置到生產線上26道次軋輥轉速及間隔裝配……歷經100多個日日夜夜,新合源技術團隊成功自主研制出國內首條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電池殼體生產線,申報多項專利,填補國內空白。以此為契機,新合源開始涉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新合源的變化,是寧陽縣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創新實干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寧陽縣新增“科創中國”新銳企業1家、省級“瞪羚”企業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8家,恒信高科被確定為省高端化工領域高質量發展重點企業,獲1700萬元獎勵資金;碧藍生物榮獲全省國際科技合作獎,成功申報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分別填補市、縣空白。
產業創新是產業高質量發展之魂,鏈式發展是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寧陽縣把現有企業培植作為最有效的抓手,深化企業梯次培植“520”行動,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發展,依托鏈主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指導154家規上企業制定五年發展計劃,加快打造產業集群;出臺關于加快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新型工業化強縣的意見,設立工業發展資金、中小微企業過橋資金,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與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聘請潘教峰、盛希泰等專家為寧陽經濟發展顧問,引導企業創新發展。
寧陽縣化工產業園公用綜合管廊工程(央廣網發 陳陽攝)
以項目興產業 以產業促發展
3月29日,推進產業鏈招商的又一重大成果落地寧陽,泰安亞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貴州圣濟堂醫藥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云簽約”;6月16日,數字寧陽(華為)賦能中心項目簽約儀式舉行,標志著寧陽成為全國首個與華為合作建設的縣級數字賦能中心……
工業征程,揚帆起航。寧陽縣把新型工業化作為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成立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推進委員會,全面實行產業鏈“鏈長制”,集中力量“一鏈一策”繪制產業生態圖譜,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四圖”作業、四位一體,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發展。
來到寧陽縣華興大道以西、復圣大街以南的年產50萬噸智能化食品級特種紙生產項目現場,已經建成投入生產的生產線上,機器高速精準運轉,制好的漿液均勻噴灑在網布上,經過多個流程,由紙機卷成大卷紙,再經過復卷、分切等包裝進入成品倉庫。
年產50萬噸智能化食品級特種紙生產項目是市級重點項目,由山東天和紙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以自產化機漿為主原料,全程智能化控制生產,采用國內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節水措施,達到廢水不出廠,智能化程度高、綠色環保高效。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兩條3150生產線已建成投產,二期工程計劃投資12億元,新上5280生產線1條,主要生產食品級卡紙等產品。項目兩期工程達產后,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利稅5億元。屆時,天和紙業整體漿紙產能將突破115萬噸,企業邁入國內造紙產業20強,龍頭引領和區域帶動作用發揮更加突顯,對寧陽縣傳統造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以項目興產業,以產業促發展,寧陽縣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龍頭老大”,狠抓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不放松,拉出“謀劃、促簽約、促開工、促竣工”四張項目清單,推動更多的項目變成一個個在建工地、一個個在建工地變成一個個企業。
位于寧陽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山東德瓦利機器人制造項目,是寧陽縣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重點項目,具有核心技術先進、產品適用廣泛、產業帶動力強等特點,目前機加工車間、機頭裝配車間、電焊焊接車間、產品組裝車間、綜合研發樓及配套設施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由山東百晟藥業有限公司建設的年產10000噸中藥發酵添加劑及微生態發酵動物治療保健制劑項目,是寧陽縣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重點項目,該項目生產設備和工藝位居國內行業領先水平,中藥超臨界萃取技術填補了國內動保制劑生產行業的空白,目前項目已竣工投產,山東省內七家子公司搬遷至寧陽,成為集孵化、研發、推廣、結算為一體的集團總部。
產業發展的關鍵是要“引得活水來”,為此,寧陽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第一抓手,持續用力攻項目、夯基礎、增后勁。寧陽縣把推動經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聚焦新型工業化、黃河戰略等工作重點,引導全縣上下海闊天空地想,腳踏實地地干,千方百計策劃儲備項目。今年以來,寧陽縣累計儲備項目223個、總投資1156億元,涵蓋5大類14個領域。上半年,寧陽縣69個項目納入市策劃項目儲備庫。
堅持按圖索驥、有的放矢,繪制產業鏈圖譜,圍繞圖譜精準開展招商引資。寧陽縣科學制定了鎮街園區、部門單位的招商目標,成立招商投資公司,實行“招商+投資”市場化運作模式,為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賦能。云天化亞蓉能源高端阻燃劑系列產品、德諾森高端精細化工品清潔生產、諾博汽車年產40萬套汽車內飾等一批高質量項目相繼簽約落地,今年以來,寧陽縣累計新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234.3億元。
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央廣網發 陳陽攝)
建設配套園區 吸引企業“拎包入住”
寧陽化工產業園位于寧陽縣磁窯鎮,隸屬于寧陽經濟開發區,以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化工為主導產業。行走在化工產業園區,只見一排排管廊四通八達,一眼望不到頭,管廊底層跑原料、蒸汽,上層專門用于輸送工業污水。企業間用一根根管道互聯,讓看似孤立的企業、項目實現了互聯互通。
這是寧陽經濟開發區投資1.95億元建設的公用管廊項目,項目架空鋪設蒸汽、工業氣體、液體產品、企業污水等管道,主管廊總長度3230米。與綜合管廊建設同步進行的,是企業的“一企一管”建設。“根據涉水企業排水量,我們設計建設了不同口徑的輸水管道,實現工業污水‘一企一管’。這樣既解決了地下管道不易監管、維護,水質超標不易排查溯源等難題,又便于污水處理廠根據各企業來水特質,實施分質處理,降低處理成本。”寧陽縣貫通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海玖介紹,將以前企業污水通過地下主管網排入污水處理廠,變為污水全部走明管進入污水處理廠,不僅實現了防止污水跑冒滴漏,還能準確辨別污水來源,實現污染物的溯源,真正發揮了環保效用。
同時,園區內企業間一墻之隔,彼此用一根根管道互聯,生產物料可無縫供給。公用綜合管廊工程的實施建設,讓園區20多家化工企業實現了“隔墻配套”,讓看似孤立的項目實現了項目間、企業間、產業間的首尾相連、環環相扣,形成了循環的、可持續的發展鏈條。
“我們的合成氨、氫氣等可以提供給其他化工企業作為生產原料。我們還有三臺總裝機量達900噸/小時的大鍋爐,產能最大可達到110%,可為整個園區供熱,目前用量為400噸/小時,為將來發展預留了空間。配套設施的完善和上下游產品的存在,為化工產業園的產業鏈招商奠定了保障基礎。”山東晉煤明升達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一些企業落戶寧陽化工產業園,看中的就是上下游企業和配套設施,能夠拎包入住。
明升達產生的合成氨供給華陽迪爾,華陽迪爾生產的硝酸又是華鴻化工生產的原材料,華鴻化工生產出的硝基苯和苯胺又可以作為原材料供給圣奧化工。在寧陽縣,已經形成良好的化工產業生態圈。
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而有力的基礎。今年,寧陽縣重點實施了綜合路網、化工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貿區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電力設施建設共5大類、37個項目,不斷提升園區項目承載力。同時,寧陽縣實施化工園區形象提升工程,修建停車位230個,新建路燈320盞,綠化、整平道路兩側土地8萬平方米,種植各類苗木30萬株,新建道路標識牌26個,累計修復路沿石2000米;完成靈山大道燃氣配套管網工程,向亞榮二期、銳順藥業等企業鋪設管網,總長度約8.6公里;在華豐路、堡頭大街修建雨水溝1.6公里,鋪設雨水管道1公里。
自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實施以來,寧陽縣搶抓發展機遇,以化工產業園為依托,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全力推動高端化工產業發展。目前,寧陽化工產業園招商引資成果豐碩,區內已落戶化工企業2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占比達75%,總產值占全縣規模企業總產值的30%以上。
為推動產業向園區集聚,寧陽縣堅持平臺作戰、專業化作戰,打造了“三區四園”發展新格局,突出經濟開發區的主戰場地位,重點培植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加快打造產業發展先行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寧陽東部次中心,組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培植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立堽城工業園、華豐工業園、東疏裝飾材料產業園、蔣集畜禽產品產業園黨(工)委,推動鎮園合一、特色發展。
山東新合源熱傳輸科技有限公司(央廣網發 陳陽攝)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