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產糧、產好糧、廣節糧:中國產糧第一大省端牢中國飯碗
細嫩的小手將稻谷一粒粒扒開,把米粒無比憐愛地放入瓷碗中,黑龍江省伊春市4歲“城里娃”小嘉宏享受著“豐收”的快樂。
“天天去陽臺看小苗長咋樣了,每頓飯都要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種稻后碗里的飯一粒也不浪費。”小嘉宏的母親張虹說,育苗、移栽、施肥、澆水……在見證一粒稻的生長中,兒子用幾個月的時間初步感受了從種植到收獲的不易。
這粒稻,只是中國大糧倉豐收圖景中的滄海一“稻”。黑龍江是中國產糧第一大省,去年糧食產量1573.5億斤,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5%,連續12年位居全國第一。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今年11月初,黑龍江秋收生產已全面告捷,實現“十九連豐”。
豐收,對端牢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近年來,黑龍江省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興糧節糧蔚然成風。
魏代玲在田間查看玉米長勢。新華社記者劉赫垚攝
黑龍江省穆棱市馬橋河鎮北盛村“95后”返鄉女大學生魏代玲,今年獲評了“黑龍江省最美巾幗種糧人”稱號?;剜l6年,她借力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用科學方法改良耕地,將一片片貧瘠地塊變成高產良田,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作為新時代新農人,要興糧、更要節糧,這也是現代農業的必答題?!蔽捍嵴f,黑龍江各地正通過推廣智能糧倉、提供烘干服務等方式減少糧食損耗,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2021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以法律的形式保護糧食安全。此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加強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約減損。
多產糧、產好糧、廣節糧,曾以餐桌上粗獷豪放著稱的產糧第一大省,正在每一粒稻谷“小事”中,精算國家糧食安全“大賬”,小嘉宏和魏代玲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縮影,節糧愛糧的種子在黑土地上悄然生根、發芽。
“今年5月以來,已舉辦興糧節糧實踐活動近百場,1萬余戶家庭參與其中。”黑龍江省婦聯工作人員畢彩虹說,全省各級婦聯組織扎實開展“巾幗興糧節糧行動”,通過評選“黑龍江省最美巾幗種糧人”、組織“春種一粒粟”家庭教育實踐等活動,女種糧人、女賣糧人、助力土地增產的女科研人……越來越多的婦女兒童投入到興糧節糧事業中,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力量。(記者鄒大鵬、侯鳴)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