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個一”工作法,促信訪工作新成效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信訪部門既是群眾工作的主戰場,更是密切聯系群眾的主陣地。近年來,果都鎮不斷創新信訪工作形式,立足“接訪有溫度、受理有速度、化解有力度”,推出“四個一”工作法,矛盾化解效果明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一、建一套好體系
建設“層級化”組織體系。鎮級層面黨委書記、鎮長為第一責任人,政法委員為分工責任人,鎮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具體責任人,形成第一級網格;管理區和村分別為第二、三級網格;各村設置網格員,為第四級網格,聯動排查矛盾糾紛。對于登記的案件,黨委書記簽批,政法委員協調督促,各班子成員解決落實,信訪科與綜治中心、派出所等站所協調聯動,各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推動建成堅強戰斗堡壘。
二、建一處硬陣地
以打造“人民滿意窗口”為目標,按照辦公場所、辦公設施、辦公人員、辦公經費“四到位”,牌子、標識、制度、程序、臺帳、檔案“六具備”的要求,投資50余萬元打造人民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將信訪科、退役軍人事務科等部門整合,內設信訪接待大廳、領導公開接訪處、心理疏導室、法律援助室等功能區,為來訪群眾提供全方位信訪服務,為來訪群眾營造一個優良的服務環境。
三、建一支好隊伍
充分發揮六大員作用,信訪接待員負責接待、分析群眾訴求,能夠當場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視情況分流;司法所、法庭及鎮法律顧問眾成天信律師服務所律師任法律引導員,對涉法涉訴、民事糾紛等問題,積極引導至法律途徑解決;村級調解員為1+N+X模式,1為村“兩委”隊伍,N為網格員,X為能做調解工作的黨員群眾,對本村范圍內力所能及的矛盾糾紛進行調解化解,確保小事不出村。平安護航員由派出所、執法中隊和平安協會組成,堅持法律底線,及時處理矛盾糾紛,在合理解決群眾訴求的基礎上,對纏訪鬧訪和以訪施壓人員依法進行教育處理,確保轄區風清氣正。
四、建一套好機制
一是建立基層哨點制度。以村為單位建立村級“哨點”,村支部書記作為負責人,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群眾訴求和矛盾,出現困難棘手的問題“吹哨”后進行集體研判分析,然后制定確切可行的問題解決方案,及時解決群眾訴求。做到了大事小事到達鎮級層面就能夠化解的解決機制。二是建立信訪分類辦結機制。對初信初訪。比如“12345”民生熱線,當日收到當日交辦,一次交辦立即辦結。對信訪積案。在“情”字上下功夫,以“情”感化,充分尊重來訪群眾,把思想工作做到心坎上。在“幫”字上想辦法,對有一技之長的上訪老戶,從思想上激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其從“上訪路”走上“致富路”。在“法”字上找依據,對訴求有政策明確規定的,嚴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實到位;對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但訴求合理的給予支持并協調妥善解決到位。對“骨頭”案。將信訪案件進行“紅、黃、綠”三色標識,主要領導親自負責,并建立會商機制,群策群力,確保案件化解和人員穩控雙到位。三是建立定期約訪回訪機制。對每件信訪案件,包保領導已然做到心中有數,群眾上訪變為干部下訪,我要上訪變為請我來訪。對于已經結案的,聯合業務部門和村開展定期“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
下一步,果都鎮將繼續立足“接訪有溫度、受理有速度、化解有力度”,深入推進實施“四個一”工作法,按照全市信訪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斷控增量、減存量,逐步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市,矛盾不上行”的工作目標,確保全鎮社會和諧穩定。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