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論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新時代10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
新時代10年來,黨中央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十億四千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百分之九十五。改造棚戶區住房四千二百多萬套,改造農村危房二千四百多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十億三千萬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新時代10年來,我市深入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保障民生,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41元,年均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9元,年均增長9.5%。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7.2萬戶、14.5萬人實現了脫貧,354個省級貧困村、251個市級貧困村全部退出,東平移民避險解困、易地扶貧搬遷、黃河灘區遷建三大工程全面完成,9.2萬人回遷入住。平安泰安、法治泰安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就業、教育、醫療等各項民生事業長足發展。社會保險制度運行平穩,建立起了市、縣、鄉、村四級社會救助網絡。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泰安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發源地,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傾心盡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要聚焦“增收兜底”,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堅持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擴大社會就業。瞄準“優質均衡”,推動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推進集團化辦學,實現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攻堅“急難愁盼”,著力化解民生痛點,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入黨章,強調共產黨“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黨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全黨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新征程上,不管亂云飛渡、風吹浪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都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