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防大咖談流感丨胡必杰:如何應對“卷土重來”的流感
作者:胡必杰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
你知道嗎?11月1日是第五個“世界流感日”,流感日設立的目的是提高公眾對流感防控的意識,加速科學創新和基礎研究以應對流感的持續威脅,尤其是加強流感通用疫苗的研發。
隨著病原體的不斷演變、適應以及社會活動的恢復,今年流感“卷土重來”的形勢愈加明顯。目前,所有人群對流感病毒是普遍易感,并且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為嚴重。為此,我和大家談一談今冬明春全面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流感絕非“普通感冒”,結局大不相同
很多人搞不清楚流感與感冒的區別。這兩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看似差不多,其實在引發疾病的原因、傳播力、癥狀表現、預防方法,各有特點,甚至有較大差別。
通常說的感冒,其實是指“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傳染性低,常常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也可以有低熱,有自限性,幾天時間自己會好。
流感,全稱“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容易出現頭痛、全身肌肉酸痛、39度以上的高熱等癥狀,與普通感冒相比,癥狀更嚴重,而且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方式傳播。
流感反彈顯現,警惕“卷土重來”
目前,流感在很多地區開始暴發,例如澳洲、歐美等國家。今年5月開始,我國南方部分省市進入流感高發期,7月份后,北方一些省市的流感活動水平,也有所升高,這些流感疫情,均以甲流為主,甚至出現學生人群中,聚集性流感暴發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流感病毒,屬于DNA病毒,容易變異,亞型多,而且宿主也多,傳播范圍非常廣泛。從目前的流行病學資料分析,今年流感疫情和流行趨勢將有變化,人們對流感病毒的預存免疫力下降,易感性和易感人群增加。
因此,今冬明春,需要警惕流感的卷土重來。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大大降低流感的發病率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對于高危人群,例如老人、兒童、孕婦、慢病患者、醫務人員和一些勞動密集性人群,建議積極接種流感疫苗,有效遏制冬春季節流感的暴發和蔓延。
今年多數人屬于流感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危害更重
今年,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其中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孕婦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為嚴重。
兒童是流感高發人群,近七成流感所致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住院均發生在5歲以下,90%以上的流感暴發疫情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流感可導致多種嚴重并發癥,包括肺炎、心肌炎、腦炎甚至多器官衰竭等;
老年人和慢病患者重癥的死亡風險更高。65%~96%因流感引起的死亡發生在≥65歲老年人 ,每3位重癥流感病例中就有1位患有慢性基礎病。
同時,因流感患病或陪護會產生大量誤工,照顧家中患病學生的家長單次誤工甚至可長達30天[13]。由此可見,若放任流感傳播無疑將給家庭及全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醫務人員流感防控同樣不容忽視
醫務人員同樣是流感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流感疫苗使用,應最高優先考慮保護醫務人員[1]。
由于職業因素,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疾病防控工作中暴露于流感病毒的風險高,研究顯示未接種的醫務人員感染風險是普通人的3.4倍 。除了危及自身健康,帶病工作還可能會增加醫務人員將流感傳染給其他醫務人員及患者的風險,使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并面臨嚴重疾病、并發癥和死亡的高風險。同時,醫務人員感染后亦可能將流感傳染給家人,影響家人健康、造成社區傳播。
全面接種流感疫苗,共筑免疫長城
疫苗,在人類健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了不讓1918年流感大流行重現,美國Swiftwater Pocono實驗室(現屬賽諾菲疫苗)研發出了全球第一支流感疫苗,至今該流感疫苗在全球已有70多年的使用歷史,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經過充分驗證,已得到廣泛認可,可供所有符合條件者使用,孕婦及嬰幼兒亦可選擇接種。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可以顯著降低罹患流感、發生嚴重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減少流感相關疾病帶來的健康危害及對醫療資源的擠兌。而醫務人員接種亦可預防個人感染及流感傳播,同時保障和維持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降低衛生系統更廣泛的負擔。為防止家庭成員中任何一人患流感后傳染全家的悲劇發生,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者自愿接種流感疫苗,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
今冬明春流感反彈趨勢不容小覷,促進流感疫苗全面接種迫在眉睫。當前,我國各地流感疫苗已陸續可及,建議為您和家人盡早預約,并及時前往當地預防接種門診完成接種[15],在保護自己的同時關愛他人健康,共同遠離流感威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