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新區將傳統優勢產業作為發展的壓艙石,挖潛增能、延鏈強鏈 奔赴新興產業賽道 工業發展高質高效
今年以來,泰安高新區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戰略部署要求,立足功能定位,狠抓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高效發展,努力在全市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在前、作貢獻。
堅定不移抓好產業培育
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吹響了加快新型工業強市建設的號角。泰安高新區按照“打造生態、緊盯前沿、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的思路,大力推進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聚焦重點產業,強化規劃引領,加快實施“鏈主”培育工程,整合上下游資源,完善產業配套,不斷壯大產業集群,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實施“技改擴規、企業賦能”戰略,深入開展現有企業調研摸底,梳理分析企業發展現狀,繪出產業發展全景圖譜,加強政策支持,“一企一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有針對性地引導企業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以入選國家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為契機,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培育一批專注產業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能級創新平臺。
■泰開集團生產車間。 通訊員供圖
輸變電裝備制造是國內制造業中少數處于國際領先的行業,是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的重要保障。作為該行業領軍企業之一的泰開集團,40多年來始終專注于輸變電產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百萬伏及以下電壓等級輸變電設備設計制造、工程總包、運維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集團年銷售收入近200億元,增長速度在10%以上。采訪中,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憑借領先的行業技術、卓越的產品品質、完善的客戶服務,泰開現在已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核、華能、國電投、大唐、國電、華電等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泰開集團的發展歷程是泰安高新區梯次培育企業行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泰安高新區落實政策扶持、上市培育等措施,培優培強泰開集團等12家產業鏈“鏈主”企業,支持11家工業領軍50強企業、12家科技創新50強企業、87家梯次培育重點企業發展壯大。目前,泰安高新區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瞪羚企業1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3家,其中,今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家、瞪羚企業7家,數量均居全市第1位;路德、力博、泰山集團、泰山恒信4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69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69%。
堅定不移抓好營商環境
事爭一流,唯旗是奪。泰安高新區始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今年以來,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以利企便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集聚資源要素,提升服務能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泰安高新區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和流程再造,做好政務服務全流程“一鏈辦理”國家級標準化試點,持續優化工業項目“極簡極速極優”審批服務新模式,持之以恒完善機制、改進服務、提升效能,推動營商環境改革攻堅向縱深發展,加快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蒙牛乳業智能化生產線。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司剛 攝
“我們的項目占地5萬多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產車間、綜合樓及其配套設施,還有100多套生產設備,投資生產的過程十分煩瑣。其間,泰安高新區有關部門跟我們進行對接,精簡了業務辦理流程。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在這里建廠經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泰安中至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負責人說。據介紹,泰安高新區推進辦、產業鏈專班深入對接企業,快速熟悉項目,實現12個產業鏈條調研全覆蓋;建立完善企業聯系機制,產業專班明確1名聯絡人,常態化開展企業對接服務,助力企業高效發展。今年以來,泰安高新區先后調研企業100余家、項目40余個,召開產業鏈企業交流會10余次,梳理推送惠企政策194項。
此外,泰安高新區樹立“雙招第一、項目優先”理念,完善招商思路,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圍繞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開展招商,重點招引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和高端技術項目,精準助力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擴鏈;整合提升現有國有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引進專業機構開展戰略合作,強化專業運營管理,依托專業力量、發揮資源優勢引進優質項目,推進項目招引、創業孵化和成果轉化,實現科技引領、項目聚集;充分發揮校地企戰略聯盟橋梁紐帶作用,優化人才“全程幫”服務,完善“人才+項目+基金”模式,靶向招引一批高層次人才和創新項目,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打好堅實基礎。
■中國重汽集團泰安五岳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車間。 通訊員供圖
堅定不移抓好項目建設
產業是命根子,項目是牛鼻子。泰山新聞出版小鎮項目是全國首個服務于新聞出版行業的特色小鎮,依托泰山文化,把握非首都功能疏解契機,承接北京文化出版領域外溢項目,集聚新聞出版全產業鏈,打造新聞出版產業集群。一批批新項目在泰安高新區落地落戶,逐漸成長為區域產業集群的生命線和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重要支撐。
泰安高新區深化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建設、竣工投產“三步走、一條線”服務模式,全程分工協作、環環壓茬服務、一體推進項目建設,對新簽約落地項目,全流程幫辦代辦手續,加快項目落地開工;對新開工建設項目,服務專員全程“保姆式”服務,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對新竣工投產項目,組織相關部門聯合驗收,最大限度縮短投產周期,同時,相關部門提前介入,送政策上門,助力企業早投產、早見效。
泰安高新區策劃數字工程科技基地、年產30萬噸高端智能數字化低碳環保新材料深加工等新型工業化項目29個;新引進圣陽鋰電池、云天安全公司總部等優質項目37個,合同額123億元;推動中至生命健康產業園、雪萊智慧倉儲等17個項目開工建設,金冠宏等16個項目竣工投產。泰安高新區新挖潛泰開集團智能化中壓斷路器、蒙牛乳業泰安工廠智能化生產線升級等技改項目37個,投資500萬元以上在建、擬建技改項目達96個,總投資118.8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39個。這些項目中既有裝備制造主導產業的固鏈、強鏈項目,也有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延鏈、補鏈項目,涵蓋12個產業鏈條,進一步推動了重點產業集聚發展。
■泰安中至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 通訊員供圖
堅定不移抓好要素保障
要素保障是項目建設的關鍵,也是決定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成敗的關鍵。泰安高新區聚焦主戰場、爭做生力軍,不斷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和質量,奮力開創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泰安高新區梳理“三級”項目清單,實行項目推進月調度,實時掌握項目建設進度;全面落實“綠卡”制度,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設立問題解決熱線,建立問題臺賬,通過一線開展調研、研判難點堵點、專題會議集中研究等方式,具體解決涉及能耗、用地、環保、資金等方面的問題80余項,有力促進了項目落地建設。泰安高新區強化人才保障,累計儲備產業急需碩士研究生人才1282人,向企業輸送專科以上人才823人;持續盤活低效資源,先后收回現代重工、雙馳汽車等閑置土地,保障了國惠圣陽鋰電池、晶優光伏等一批優質項目入駐;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首批推出100項“一鏈辦理”主題服務事項;出臺工業項目“極簡極速極優”審批服務實施意見,使120個項目享受到改革紅利,共完成各類建設項目審批事項1556項,涉及投資金額818億元。
時代召喚使命,責任需要擔當。泰安高新區著力推進區域空間優化配給,集中精力推進泰安高新區汶河產業園規劃建設,積極對上協調爭取,確保整體納入中心城區空間規劃范圍;完善各類專項規劃,加快各項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同步開展招商推介,嚴格設置入園條件,精選入區項目,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示范區。此外,泰安高新區還深入實施老城區改造提升工程,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抓好閑置低效土地房屋資產盤活利用,進一步提高畝均效益。
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泰安高新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戰略部署要求,立足實際,聚焦重點任務,做好結合文章,確保各項任務落細落實落到位,努力在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中走在前,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秦雷 李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