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發(fā)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倡樹文明新風
近年來,泰安市立足發(fā)揮紅白理事會作用,以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凈化社會風氣為目的,大力倡樹文明新風。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紅白理事會建設,遏制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泰安市民政局聯(lián)合泰安市文明辦印發(fā)了《加強紅白理事會建設推動移風易俗鞏固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對強化紅白理事會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紅白理事會成員由村兩委主要成員和村內(nèi)有威望、有影響、處事公道、責任心強、熱心服務的黨員、群眾代表及鄉(xiāng)賢群體組成,他們按照章程制度開展工作,有著明確的辦事流程和標準。目前,泰安市3783個村居均建立了紅白理事會,村居覆蓋率和村書記兼任會長率均達到100%,村“兩委”成員及全體黨員帶頭,有效引導了村民喜事新辦、白事簡辦。
“老人走了,誰都想體面地辦場喪事,可是以前辦一場喪事,少說也要萬把塊錢。”提起老規(guī)矩,泰山區(qū)上高街道岔河村村民安大娘嘆了口氣說。岔河回遷社區(qū)東南角原來有一個堆放雜物的大院,紅白理事會成員商量之后,由村集體投資將大院重整一新,取老人長壽安逝之意,起名“壽安大院”。“壽安大院”包含了記賬處、靈堂、親人守孝處、餐廳、廚房、紅白理事會辦公室等場所,能夠滿足村民辦理喪事的基本需求。“壽安大院”禮葬至親,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鄉(xiāng)風,動輒數(shù)萬元的高花費喪禮,在村集體的操辦下,僅需兩三千元就可完成,看得見的惠民政策背后,是岔河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在送別一位位鄉(xiāng)親的喪禮背后,是紅白理事會的周密安排,是各家各戶“志愿者”的通力協(xié)作。在這種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中,村民們變得更加團結(jié),關系更加和睦。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王丙寅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