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投資信心持續增強——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恢復向好評析②
三季度,我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恢復向好,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從前三季度GDP增長的貢獻率看,消費貢獻率雖占比最大,但仍不及去年同期,而投資貢獻率增長明顯上揚,特別是在制造業和基建投資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經濟恢復發展獲得有力支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21412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1月份至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3%。
從投資規模看,今年以來,投資總量是一個持續增加的過程,但從投資結構看,投資領域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現象。前三季度,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6%,制造業投資增長10.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9%。
事實上,自5月份以來,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運行逐步企穩,主要經濟指標已出現邊際積極變化。進入三季度,盡管局部地區面臨汛情、干旱、疫情反復等不利影響,但全國農業生產總體穩定,夏糧豐收已成定局,特別是上半年企業反映強烈的運價、能源、資金等問題明顯緩解,市場投資信心持續增強,投資也由此成為今年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動力源。
基建投資持續發力,穩增長作用更加凸顯。前三季度,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6%,增速比1月份至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加大了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舉措,無論是基建投資規模還是資金到位速度都較以往更大更快,對于有效應對外需前景不確定、內需市場不足等起到積極的托底作用,基建投資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力量。
制造業投資穩中有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圍繞制造強國建設目標,我國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加大科創投入。前三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1%,高技術制造業更是創下23.4%的增速,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從長遠看,進一步擴大制造業投資,將有助于做實做優做強制造業,夯實大國制造基礎,提升制造業整體競爭力。
社會投資較快增長,補短板保民生強化兜底。前三季度,我國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3.2%。其中,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9.9%,教育投資增長8.1%。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快民生補短板投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筑牢共同富裕基石。
需要指出的是,在基建、制造業等投資持續上揚的同時,房地產投資仍處于筑底回穩階段,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個投資增長。不過,從宏觀經濟基本面看,我國投資仍具備保持穩定增長的條件和基礎。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外需疲弱不振,短期內全面恢復消費尚有難度,在此情況下,更好地發揮投資關鍵作用,仍將是四季度乃至未來一段時期的著力點。一方面,要加快穩住房地產投資,盡快促進其觸底回升,這將是穩投資的關鍵;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振市場投資信心,通過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撬動作用,擴大有效投資,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促進投資持續向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 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