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新華全媒+丨一粒良種背后的增收故事

      新華社沈陽10月15日電(記者武江民)遼寧省馬糖坊村61歲的趙連玲今年迎來了水稻大豐收。“畝產788.8公斤,三十多年沒這么高產過。”

      馬糖坊村位于產糧大縣沈陽新民市,比高產是當地農戶每年秋收的保留節目。老趙承包的100畝水田,水稻畝產常年在650公斤左右,比起鄰村來總差一小截。“過去老怪地力不行,比人家少產100多斤。”老趙說,今年他的田里來了專家,讓老水田賽出了新紀錄。

      老趙說的專家,是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鄭文靜。今年開春,受馬糖坊村邀請,她和團隊伙伴走進育苗大棚,手把手傳授水稻育苗管理技術,現場“把脈”“開方”,為稻農解決煩心事。

      鄭文靜回憶,當時講課是在二月,小屋里坐滿了人。有的農戶頂著寒風沒吃早飯就來了,就為占個好座;有的農戶拽著鄭文靜不放,拿著稻苗的照片,一點一點問清楚。

      和農戶們嘮完嗑,鄭文靜發現大伙用的水稻品種比較雜,很難達到既優質高產又抗病抗倒的效果。經過實地考察,鄭文靜推薦選用遼粳419,這個品種不但高產優質多抗,而且適用于當地土壤肥沃但地板偏涼的特點。

      “有好種子,我頭一個種。”老趙說,從那天開始,從苗期到灌漿、結實期,他一有難題就給鄭文靜打電話,學習如何水漿管理、科學施肥、病蟲預防。“別看種了半輩子地,實際上是只會種,不會管,一年下來學到不少。”

      

      遼寧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專家來到試驗田查看長勢。(受訪者供圖)

      10月13日,水稻研究所組織專家對遼粳419水稻試驗田進行測產驗收。試驗田里,機聲陣陣,一行行稻谷卷入齒輪,翻起一陣陣稻香。老趙來回奔跑在田埂上,用腳估算驗收收割的面積,比誰都緊張。

      裝袋、取樣、稱重……稻田邊,隨著工作人員緊張測算,人群中傳來一陣陣歡呼聲:“太好了!這塊田畝產788.8公斤。”

      站在一旁的老趙也興奮起來,畝產788.8公斤,這個數比往年增產130多公斤,增收260多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