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時評 > 正文
  • 功勛模范,是永不磨滅的豐碑

      光明日報記者 李睿宸

      9月30日,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矗立。廣場中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表達著對國家繁榮富強的美好祝愿。隨著音樂奏響,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舉行。在首都各界前來參加儀式的人群中,就有在京功勛榮譽獲得者代表。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招待會……每逢黨和國家重大歷史時刻,總能在現場看到功勛模范們的身影。

      英雄模范是時代的豐碑、國家的脊梁、民族最閃亮的坐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尊崇英雄、致敬英烈、關愛楷模,以一系列開創性、示范性、突破性舉措,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功勛榮譽表彰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推動全社會敬仰英雄、學習英雄,形成新時代英雄輩出的良好局面。

      2021年“七一”前夕,在喜迎黨的百年華誕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佩戴上黨中央頒發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這一榮耀時刻,至今印刻在他的腦海中。

      作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改革先鋒”稱號、“共和國勛章”等榮譽的獲得者,翻開孫家棟的人生履歷,就如同閱讀一部新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東方紅一號”開啟中國太空時代,“嫦娥一號”邁出中國深空征程,北斗開啟中國衛星導航服務……中國航天史上的眾多“第一次”,都有他的身影。

      “國家需要,我就去做。”這是孫家棟始終踐行的人生信條。

      從科學實驗衛星到遙感衛星,再到風云氣象衛星、北斗導航衛星,幾十年來,孫家棟主持和領導研制的衛星型號不勝枚舉,他與中國航天事業的壯麗征程相伴相隨,他的精神更是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續奮斗。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以崇高禮遇褒獎功勛人物,以實際行動關愛英雄模范,放眼神州大地,新時代的功勛榮譽贊歌不斷唱響,全社會向英雄模范致敬、向先進楷模學習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

      “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讓大山里的女孩都能讀書。”看著一個個山區女孩渴求知識的眼神,“七一勛章”“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等榮譽稱號獲得者張桂梅多年來將心血傾注在山區教育事業中。

      如今,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座由張桂梅創辦的、全國首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已經幫助2000余名女孩圓了大學夢。一直傷病難行的“燃燈校長”張桂梅這樣激勵孩子們:“祖國哪個地方需要,就到哪個地方去!”

      “讓學生們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溝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帶著這份信念,張桂梅抱著病軀點亮萬千大山女孩的夢想,照亮她們的前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的無私與奉獻感動了千千萬萬人,成為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2021年2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背后,離不開數百萬扶貧干部的傾力奉獻、苦干實干,他們用身體力行生動詮釋了“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鑄就一座座精神豐碑。

      “她的生命雖然燒盡,但星星之火早已燎原”“太不容易了,他們為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日前,一部以“七一勛章”“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獲得者黃文秀為原型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感動了無數觀眾。

      1989年出生在廣西百色的黃文秀,研究生畢業后毅然決然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在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百色是我的家鄉,更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作為一名黨員,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面對身邊人的疑問,黃文秀的回答堅定果敢。

      剛來到百坭村時,黃文秀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她逐一走訪全村貧困戶,繪制“貧困戶分布圖”,將每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都一一標注在筆記本里。

      駐村期間,黃文秀總是在奔波,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展現了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在“文秀書記”走后,這種精神依舊由她的同事們延續著,一個個年輕人接過駐村第一書記的“接力棒”,投身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基層一線。

      杜富國,黃旭華,黃大發,卓嘎、央宗姐妹,王希季……一個個閃亮的名字,讓英雄精神浸潤人心,讓榜樣力量久久激蕩。不朽功勛,照亮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億萬人民在崇尚英模、爭做英模的良好氛圍和優良傳統中,繼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6日02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