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復興 壯麗航程丨書寫以人民為中心的嶄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國慶假期,神州大地到處飄揚著中國紅。每個人都是時代的見證者。這些年,一片片土地的滄桑巨變,一個個家庭的舊貌新顏,大家祝福祖國有著萬語千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村民 龍先蘭:我自己是靠養蜜蜂、賣蜂蜜,脫貧又脫單,現在生活很甜蜜。沒有黨和國家就沒有我們的現在,今天帶著女兒把小國旗插起來,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大杉樹村村民 張慶文:我們一起歌唱祖國。地震發生后消防軍人將我們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當我們看到安置點內有帳篷,有吃的的時候,心里就很安心,黨和國家沒有放棄我們任何一個人,給了我們滿滿的安全感。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幸福美滿上。
十年間,從黃土地到黑土地、從呂梁山區到羅霄山脈,習近平總書記情系人民、步履不停,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處,老百姓過得怎么樣始終是他最牽掛的事。2013年3月,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習近平總書記說:“對我來講,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人民重托,牢記責任重于泰山。”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黨和國家牽掛著每一位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危。2015年年初,也門安全局勢突然惡化,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即刻前往撤僑,這是我國第一次動用軍艦執行撤僑任務。9天時間,600多名受困同胞全部安全撤離。十年來,我國組織實施緊急撤離海外公民行動10余次,無論身在何方,祖國,永遠是中國人民最強大的后盾。
2015年也門撤僑歸國人員 王瑩瑩:當船緩緩靠近的時候,就能看見軍艦上掛的那個條幅,祖國派軍艦接親人們回家。當那個條幅緩緩靠近,我的心里是,眼眶是濕了。而且孩子也一直在喊,說媽媽你看到大船了嗎?那是大船嗎?還是覺得我們終于能回家了,就是有一種幸福感,這個幸福感從什么來,就是背后的強大的祖國,使我們覺得我們很安全。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追求“一個民族也不能少,一個人也不能少”;全面深化改革,強調“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全面依法治國,指出“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敢于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十年來,“人民”二字,標定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價值核心。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顏曉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提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等,都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回應人民的需要,守的是人民的心。
十年滄桑巨變,最好的答卷是人民的笑臉。
歷經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傈僳族少年余芬前畫出的自己曾經的上學路——索道,和想象中的上學路——大橋。2018年底他的畫變成了現實。
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馬吉鄉居民 余芬前:我們這里四周都是懸崖峭壁,而且還有一條波濤洶涌的怒江,但是現在我們這里也架起了橋,通了路,有了5G基站。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會做這種毫無性價比的事,只有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會有這樣的決心。
十年間,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都有政策措施最密集的覆蓋。
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增長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從通過醫保藥品談判等舉措加速破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到幫助一億多住房困難群眾圓安居夢;從積極應對老齡化,養老服務制度框架不斷完善,到打響藍天保衛戰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2000多項改革舉措直面人民的急難愁盼。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 王向明:習近平總書記是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到了治國理政的全過程,全面回答了我們黨代表誰,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的成果由誰共享。答案其實就是兩個字:人民。
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靠人民、植根人民的中國共產黨必將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團結帶領全體中華兒女再創新的輝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