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清華,泉城的香蒲季
傍晚時分,濟南大觀園里微風拂面,舒爽沁心。久違的攢動人流,煥然一新的大觀樓又熱鬧起來。今年的蒲菜季活動,比往年來得晚了些。時光已由春至夏,而入夏后的蒲菜,卻是莖漸粗,味漸美。
在甘冽泉水的滋養下,濟南北園一帶,尤其是大明湖里的美蔬香蒲,已享譽千年。如今,大觀樓的蒲菜季被主人又賦予了新的形式與內涵。
傳統的“奶湯蒲菜”,根據人們的口味變化,幻成了“香蒲泉水燉土雞湯”,淡綠的香蒲小段兒,浮在撇過油的清凌凌的雞湯之上,讓人感慨于她的本真味道。雞湯選材取自一年半的老母雞。
兩道開胃小吃置于湯前——“薄荷鮮蒲榴蓮綠豆冰”,鮮蒲葉丁點綴其中,若隱若現,嫩白淺綠,很能消減濟南甫一入夏的暑氣;“冷拼四前菜”的阿膠凍兒,內里裹著脆口的蒲芽,咀嚼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隨后,“章蔥蒲菜燒鮑魚”“雨荷蒲香海藻凍”“蓮子壇子肉配蒲菜黃河米”“明湖蝦籽三白”依次入席。蒲菜無疑是主打食材,而其他配料,如“章蔥”“雨荷”“黃河米”“明湖蝦”等,無不透著主人濃濃的家鄉情結,誓把濟南美食、魯菜文化挺立起來、推介出去的多年情懷。濟南厚重的湖河泉水特色文化,被深深地嵌入地域美食當中,與兩三千年前《詩經》里的食蒲章句,相映成趣。
依照樣貌,蒲菜有“蒲筍”別稱,為“近水清華”,系菜中珍品,當屬雅食。一道道香蒲美食品過之后,方更懂得了那歷史上病中思鄉之人“一箸脆思蒲菜嫩”的低吟。
人生無常是有常。疫情以來,每個生命個體,對周遭環境的掌控力、應付本領無疑是變弱了,不得不以縮小活動邊界來獲取物理意義上的保護,而心里的慌張不安,或多或少地印在了人們的記憶深處。有感于山東凱瑞集團掌門人趙孝國所言,“無論疫情來臨,還是疫情散去,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粒塵埃……”人之渺小,力之難抵,不知讓多少人多了無奈,亦多了順受。
但只要心是火熱的,就可以融化冰雪。你是否還記得,大觀樓僅用兩天創作完成的蒲菜季宣傳片;片中人物都由這里的員工扮演,說演彈唱毫不怯場;長桌上的每一份菜譜,均由員工毛筆手書?……他們的心是火熱的,心心相連,不知還有什么不能抵御的嚴寒冰霜呢。疫情壓力下,可以瘦的是身體,不能瘦的是精神!不妨就把疫情等困難看作是一個長長的思想留白吧,猶如大觀樓廚師們日學日進的擺盤美學……(文/湯乙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