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烈士不再“無名” 英烈精神得以長存 泰安又一名無名烈士通過DNA比對技術成功尋親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一曲《祖國不會忘記》,表達了人們對無名烈士的致敬之情、緬懷之意、報國之志。革命戰爭年代,無數英烈堅守信仰、英勇頑強,為大義慷慨赴死,為國家撒血捐軀,甚至未能留下姓名與生平便黃土為墓、松柏成碑,成為無名烈士。和平年代,為烈士尋親、幫烈士回家,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太好了!終于確定楊鳳五烈士的信息,感謝你們的技術攻關,我們將盡快與楊鳳五烈士的子女取得聯系,幫助烈士盡早回家。”4月29日,寧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優撫褒揚紀念科科長伊成潔收到來自濟寧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的好消息,原來就在此前一天,中心通過線粒體DNA遺傳信息比對,又確定了一位無名烈士的身份,經排查系萊陽籍烈士楊鳳五。這也成為我市利用DNA技術為無名烈士成功尋親的第三例。
位于魯中地區的寧陽縣,是解放戰爭時期重要的戰役發生地,紅色資源豐富,但不少犧牲的解放軍戰士散葬在寧陽縣各地。據統計,寧陽縣散葬無名烈士墓共有211座,分布在蔣集鎮、東莊鎮、葛石鎮、鄉飲鄉和經濟開發區等5個鄉鎮。
英雄走時,雖然無名,英雄走后,不該寂寞。據伊成潔介紹,為了最大限度核查烈士信息,讓無名烈士不再“無名”,寧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了專班,通過實地探訪見證人、走訪咨詢當地群眾、查閱歷史資料、專業鑒定等方式不斷收集這些烈士的具體信息和埋葬地址,為集中遷葬和遺骸管理打下基礎。
寧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徐鋒告訴記者,自2021年以來,他們將縣內211處散葬無名烈士墓集中遷葬至寧陽烈士陵園,搶救性發掘了157具烈士遺骸,留存了遺骸檢材。同時,他們還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濟寧醫學院、山東政法學院等,探討實踐提取烈士遺骸DNA信息,為后續烈士尋親架起了“科技橋梁”。
“其實,利用DNA技術尋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烈士遺骸腐蝕嚴重,只能提取牙齒DNA進行鑒定。而且這些烈士有的已經故去70多年,就算存留下牙齒遺骸,其提取的難度也非常大。”徐鋒表示,自啟動烈士尋親工作以來,他們已經向濟寧醫學院、山東政法學院、山東閱微司法鑒定所等提供了9具烈士遺骸檢材,目前,經過提取烈士DNA、家系排查和DNA信息比對,已成功確定濟寧曲阜市蔡運吉、青島平度市李樹忠和煙臺萊陽市楊鳳五3名烈士的身份,讓英烈從無名變有名。
“我們的先烈,不論有沒有留下姓名,都光芒永在、燭照人心,激勵后人不斷戰勝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核查、尋找無名烈士,讓更多的烈士從‘無名’變成‘有名’,是為了讓他們的英雄事跡為世人所知曉。同樣,將散葬烈士墓遷入烈士陵園,也不僅僅是為了告慰先烈,更是為了弘揚英烈精神,教育后人、激勵后人。”徐鋒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以“致敬英雄——讓烈士回家、為烈士畫像、講英烈故事”活動為契機,繼續做好烈士尋親工作,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唱好新時代英雄贊歌,讓英烈精神長存。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董文一 攝影 陳陽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